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标准文化

杭州丝绸

发布日期:2014-5-9

【产品概况】

    产品名称:杭州丝绸  Hangzhou Silk

 

    公告号: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第138号

 

    保护范围:浙江省杭州市辖区内

 

    质量特色:质地轻柔、色彩缤纷、优美华贵、品质上乘、种类丰富

    产品标准编号:GB/T 22860-2009


【地标地理】

全市1800~2100小时的日照时数给杭州带来了年平均100~110千卡/平方厘米的太阳总辐射量。日射和日照季节分明。全市的年平均气温15.3℃~17℃,日均气温稳定在10℃以上的持续天数可达230~250天;无霜期一般为230~260天。正是无霜期天数与10℃以上日均温天数的基本一致,使杭州拥有大半年的桑树生长期,可以避开春、秋两季霜冻危害,热量条件也能满足桑叶正常需求。从而是杭州成为了桑树生长的天然温床。

全市拥有占土壤总面积一半以上且适宜亚热带经济林果、经济作物以及粮食作物生长的红壤,其富含的20克/千克~30克/千克的有机质可使耐酸性植物健康成长。此外,占全市土壤面积3.4%的潮土广泛分布于地势低平、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平原地区和山谷的河溪两旁,母质为河、湖、海相的各种沉积物。土层深厚,灌溉便利已成为杭州种植棉、麻、菜、桑、果、稻、竹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
【文化背景】

    传说远在黄帝时期,元妃嫘祖“始教民育蚕,治丝茧以供衣服”,于是开始驯养野蚕为家蚕,取蚕丝织成做衣服的锦帛。在古老的耕织图上,已详尽地记录了古代蚕农育蚕、养蚕、缫丝、织造的整个过程。

据《杭州历史丛编》记载,“1936年以来,考古学家对杭州北郊良渚等地陆续发掘出的大批黑陶、石器、玉器及麻丝绸品等进行考证,确定是距今4700多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,史学家称之为‘良渚文化’”。1958年,在杭州北邻湖州的钱山漾东岸,一处新时期时代的遗址中出土了丝线、绸片、丝带等出于家蚕的蚕丝。丝织物残片呈灰褐色、薄如蝉翼,表面细致、光洁,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根,这块距今4700—5200年的丝绢,堪称“世界第一片丝绸”。

丝绸,灿若烟霞,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,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贡献。杭州丝绸的悠久历史,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,那时,杭州的先民就已能种、养蚕、织帛和制造原始的缫丝工具。唐代时,杭州盛产的绫类已有“天下为冠”的盛誉,成为宫廷贡品。南宋时,杭州市内呈现“机杼之声,比户相闻”和“都民女士,罗绮如云”的盛况,由此而称“丝绸之府”。1000多年前,杭州丝绸已经开辟出了一条远销东南亚和阿拉伯诸国的陆海“丝绸之路”。

 


【文化积淀】

 杭州丝绸的巨大吸引力,甚至不亚于美丽的西湖。人们向往杭州这样一座丝绸般柔软的城市,既钟情于风光旖旎、美不胜收的西子湖,也爱慕那色彩缤纷、优美华贵的丝织品。丝绸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生活消费品,而是承载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、历史情怀和艺术感悟。在长期的丝绸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杭州丝绸文化,凝聚了与丝绸相关的历史记载、文物遗迹、故事传说、诗词篇章、人物传记、习俗禁忌及蚕桑丝绸生产、商贸等各个领域的精华,彰显出了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春秋时代,越王勾践以“奖励农桑”为富国政策。相传我国古代美女西施在被献于吴王夫差之前,曾在家乡诸暨浦阳江畔的苎萝村养蚕织帛,常浣纱于村旁江边。后人在江边立石纪念,刻“浣纱”二字,还在附近建“浣纱亭”。这一美丽的历史传说,成了当时越国乡村已生产丝织品的佐证。

汉代,丝织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。汉末三国时期,杭州属吴国,日本人佐藤真在《杭州之丝织业》中:三世纪初,从吴国去日本的人很多,其中有著名的织工和裁缝,日本人称之为“吴织”。到日本聚集的地方叫“吴原”,从杭州输入的丝织品叫“吴服”。

隋代,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,杭州“水居江海之会,陆介两浙之间”,逐渐成为繁华的都市。在现在的武林门外至湖墅一带,便是当时“人烟辐辏,商贾云集”的大运河南端的终点。浙江向朝廷纳贡的丝织品,多由杭州装船,经运河输往京城。

唐代,随着杭州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,丝绸生产也得到了发展,丝织品的品种也更加丰富。公元822-824年间,担任杭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,写过一首《杭州春望》的诗,诗云:“望海楼明照曙霞,护江提白踏晴沙。涛声夜入伍员庙,柳色春藏苏小家。红袖织绫夸柿蒂,青旗沽酒趁梨花。”提到的“柿蒂”,即为当时杭州盛产的柿蒂花绫。

元代,杭州丝绸远销海内外。那时,杭州城里的商贾一半以上从事丝绸贸易,装载绸缎的船只川流不息,远及欧美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·波罗在游记中称杭州是“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”,是“天城”,“人在其中,自信置身天堂”。据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记载:“由于杭州生产大量的绸缎,加上商人从外省运来的绸缎,所以,当地居民中大多数人,总是浑身绫罗,遍地锦绣。”

明、清时期杭州丝绸丝织手工业及家庭小绸坊遍布大街小巷,当时有“日出万绸,衣被天下”之誉。清代康熙皇帝在《桑赋序》中写道:“朕巡浙西,桑树被野,天下丝绸之供,皆在东南,而蚕桑之盛,唯此一区”。杭州丝绸在国内外有着很大的市场,张瀚在《松窗梦语》中说:“虽秦、晋、燕、周大贾,不远数千里,而求罗绮者,必走浙之东也”。

“城市即文化,文化即城市”。丝绸文化是杭州文化的物化代表,它彰显着杭州发展的独特优势。而正因为丝绸的诗意美妙,也使杭扇和杭伞交相辉映,驰名海外。杭扇装饰优美,制作技艺精湛,千百年来,已淬炼成展示杭州韵律的工艺瑰宝。伞,一件普通的雨具,但在杭州,则寄予和演绎了万千情思,西湖绸伞轻舞倩影,摇曳出了多少杭州的人文风情。当杭州丝绸文化的唯一性、差异性、独特性与城市经济运行相结合,就会形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。如今,发掘杭州丝绸文化的内涵,突出杭州丝绸的历史文化特色,提升杭州“丝绸之府”的文化品位,更是历史赋予杭州的责任,也是杭州丝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。

    白居易在长庆二至四年(822-824)间担任杭州刺史,他的《杭州春望》一诗写道:望海楼明照曙霞,护江堤白踏晴沙。涛声夜入伍员庙,柳色春藏苏小家。红袖织绫夸柿蒂,青旗沽酒趁梨花。谁开湖寺西南路,草绿裙腰一道斜。诗人在诗后对“柿蒂绫”加注:“杭州出,柿蒂花者尤佳也。”(《杭州丝绸:东方艺术之花》,翁卫军主编,杭州出版社,第11页。)

1346年,一位来自摩洛哥的作家在他的游记中写到:“市街美丽,城内多能工巧匠,这里织造的绸缎以汗沙绸缎著称”,汗沙即杭州(马金鹏译:《伊本·白图泰游记》,宁夏人民出版社,1985)。

 


【知识链接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真丝织物以蚕丝为原料,共同特点是吸湿率高(5%~10%)、透气性好、质地光滑柔软、富有弹性、具有蚕丝天然光泽、明亮柔和。点燃纤维,燃速慢,有烧毛发气味。抽出丝条解捻,长丝连绵不断。真丝面料制衣穿着舒适、凉爽。

 优质的涤纶仿真丝产品可以以假乱真。主要原因是:大多数高级仿真丝的色彩都很柔和,印制效果好,没有蜡状感和塑料感,柔滑而不疲软,有膨松而厚重的感觉,最新的仿真丝绸还有丝鸣。

涤纶仿真丝产品与真丝绸产品相比,在穿着时吸湿性、透气性和悬垂感差;穿仿真丝绸裙走路时容易吸附在腿上,这是防静电效果差的缘故。

对涤纶仿真丝面料与真丝面料的鉴别可采用简易的燃烧鉴别法。在燃烧前,先抽出几根经纱和纬纱,用舌尖将丝湿润,如湿的地方容易拉断就是粘胶丝,如断在干的地方,就是蚕丝,不容易拉断的是涤纶丝。燃烧时,涤纶丝近焰即熔缩,熔燃滴落并起泡,离焰后能续燃,少数有烟,灰烬形状呈硬圆黑或淡褐色;真丝燃烧时有咝咝声,离火会自熄,难续燃,燃烧时有烧毛羽或头发臭焦味,灰烬形状呈膨松黑色且易碎。

在市场上,有人将化纤丝织品作为真丝绸出售,购买时应注意区别。简易方法是:

(1)折

用手捏紧织物然后放开,真丝品因弹性较好,可无折痕;人造丝织品有明显折痕,并难于迅速恢复原状。

(2)摸

真丝品用手摸时有拉手的感觉,化纤丝织品则无此感觉。人造丝织品虽然滑爽柔软,但不挺括;锦纶丝织品用手摸时则感到较硬且不柔和。

(3)拉

从边缘抽几根纤维,用舌头将其润湿,

用力拉紧,若在湿处易拉断则是人造丝;如不一定是在湿处拉断,而且断头处的断头纤维呈长短不一的毛丛状,则是真丝。

(4)看

真丝织品的光泽柔和均匀,虽明亮但不刺眼;人造丝织品虽光泽明亮,但不柔和且刺眼;涤纶丝制品的光泽虽均匀但有闪光亮点或条状亮丝;锦纶丝织品光泽较差,似涂了一层蜡。

(5)磨

真丝织品由于蚕丝外表有丝胶保护而耐摩擦,干燥的真丝织品互相摩擦会发出一种声响,俗称“丝鸣”、“绢鸣”,而其他丝织品则无此声响。